业绩摘要
|
【香港,2025年9月2日】光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光丽科技」或「公司」;股份代号:6036.HK)宣布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统称「集团」)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回顾期」)之未经审核综合财务业绩。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呈现结构性增长与分化态势, AI驱动的高性能计算需求成为核心增长引擎,同时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传统领域逐步复苏。同时,国产化替代进程的加速推进,也为国产芯片企业提供市场机遇。
集团紧抓行业发展机遇,持续深化业务多元化布局,通过客户结构优化与行业场景深耕,进一步夯实核心竞争力,在多个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在工业制造领域,集团继续强化与国内外高端制造企业的合作,致力于将工业级芯片解决方案深度融入智能制造产线;面对AI大模型产业的爆发式增长,集团积极布局,围绕算力、存储、能源等关键环节需求,开发出定制化产品和解决方案。此外,集团正加速在AI计算、智能制造、新能源存储等新兴赛道的布局,构建多元化增长极,为业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于回顾期内,集团的收益为约2,197.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7.9%;公司拥有人应占净纯利约为10.7百万港元,较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增加287.2%;每股基本盈利为1.01港仙。
受益行业回暖 数码存储产品收益同比增加56.3%
集团的数码存储产品包括DRAM、闪存及多芯片封装「 MCP」 存储器产品(广泛应用于多媒体以及移动设备,如机顶盒、智能电视、可穿戴设备及手机等)。该等产品亦包括光学及大容量存储产品,主要用于企业级别的存储及服务器系统。
于回顾期内,电子产品价格上升推动该产品分部收益增加56.3%至约1,715.7百万港元。部毛利增加至约83.6百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7.6%。毛利率方面,由于产品成本上涨幅度大于产品售价上涨幅度,分部毛利率小幅回落至4.9%。
产品矩阵多元 通用元件业务稳定发展
通用元件包括主要为移动和多媒体设备使用而设的开关、连接器、无源元件、主芯片、传感器、功率半导体和模拟数码转换器。
于回顾期内,本集团于该分部的收益下跌2.8%至约482.2百万港元,主要由于集团产品售价下跌所致。该分部的毛利亦下跌26.2%至约27.9百万港元,而毛利率下跌至5.8%。
未来展望
二零二五年下半年,在技术创新、需求升级和地缘重构三大驱动力下,全球半导体市场将持续增长。得益于人工智能、云基础设施和先进消费电子等领域的持续旺盛需求,逻辑和存储器领域预计将持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同时,传感器和模拟芯片等细分领域也将做出积极贡献。根据WSTS的最新预测,到2026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总值将攀升至7607亿美元,较2025年增长8.5%。新能源市场方面,碳中和背景下,全球新能源产业整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此外,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国产化替代进程也在持续加速,半导体产业国产替代正从单点突破迈向全链条渗透,产业链各环节的国产化率持续提升将为国产半导体企业提供了更大发展空间。受AI需求爆发带动下游需求增长、国产替代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集团客户订单有望持续增加,对集团核心业务销售提供有力支撑。
二零二五年下半年,集团将继续深化与行业头部客户的合作手,通过构建更具弹性的供应链体系与精细化的交付管理机制,为业务规模扩张提供坚实支撑。与此同时,新基建提速、智能制造升级与绿色能源转型也将为集团带来发展机遇,注入可持续发展动能。
AI产业方面,二零二五年下半年,集团将继续围绕算力、存储、 新能源这三大产业链的关键领域深入布局,进一步抢占市场机遇。在算力领域,持续优化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为AI训练及推理提供更高效的支持,满足不断增长的AI算力需求;在存储领域,加大数据存储相关产品的研发与供应力度,以满足AI产业对大数据存储的严苛要求;在新能源领域,聚焦AI产业高能耗痛点,提供高效能耗管理方案,提高系统能效比。随着AI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集团预计将会迎来更多AI相关客户, AI相关营业额也将实现大幅增长。
针对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美国关税政策与利率波动等风险,集团已做好充分准备。集团将密切关注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带来的成本压力及汇率波动风险,通过加强供应链灵活性、提高当地语系化采购比例等措施,增强集团的抗风险能力。随着美元开始步入降息周期,有望进一步提升集团盈利预期。同时集团前期实施的费用控制和人员精简措施,也将在下半年持续发挥作用,进一步提升盈利水平。此外,国产替代进程加快趋势下,集团看好内销市场的强劲需求,预计将进一步推动内销业务增长,进而为股东创造更为卓越的业绩回馈。
-完-
关于光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光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光丽科技」或「公司」,股份代号:6036.HK)是一家以香港为基地的半导体和其他电子元件分销商,从事数码存储产品和通用电子元件的供应,并提供技术支持。公司专注于识别、采购、销售和分销由上游品牌制造商生产的优质电子元件予中国内地、香港及台湾的科技、媒体、通及新能源行业的下游制造商。